
纽约一画廊展出数码艺术品,纽约 画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纽约一画廊展出数码艺术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纽约一画廊展出数码艺术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杜尚的小便器为什么在美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利用现成品引入美术,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础,由此产生了装置艺术,实验艺术等门类。
美术史上有名的或者说有地位的都是开创派,比如开创油画的是佛兰德斯画家杨凡艾克,也被称为油画之父。
说白了,这是个圈内人才懂的事情。
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在艺术这件事情上,时代的本质就是一个一个概念的替代。
后现代主义代替现代主义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好吧,替代这个词有点不准确。
但是总归那么个意思。
他想告诉人们的是,就是罗丹的那句名言。
当你看见这个小便器的时候,你会发问
“为什么这个东西也是艺术品,那么生活中岂不是所有都是艺术品?”
杜尚的《泉》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不被接受,那是1917年的巴黎独立艺术家沙龙展,杜尚送展的作品就是《泉》,他买了一个小便器,签上名后作为作品送过去,被拒。杜尚对艺术的认识无疑是前卫的,所谓前卫就是做的太早,当时的人看不懂,甚至后来的人也很难看懂,因为太过于超前,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不能够理解他的艺术。
《泉》这件作品被创作出来的40几年后,艺术界才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价值,这件作品在艺术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也是在那之后才逐渐确立的。2004年的时候,英国500名艺术节的权威专家参与评选上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5件艺术作品,评选结果显示杜尚的《泉》以64%的高得票率位列榜首。
透过这件作品来看,杜尚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这个签了名的小便器本身,而在于他的艺术态度,但每个人从中体会到的深意或许有所不同,陈丹青曾经说以他的年纪,他从《泉》中读到的是,做艺术是一件事情,用什么态度做艺术是另一件事情。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艺术的人,当过于执着艺术本身的时候或许会离艺术更远,其实杜尚要表达的是是不是艺术家,做不做艺术并不重要。
有人问晚年的杜尚,你还会画画吗,杜尚说不会,你又不欠这个世界一幅画。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当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时候,艺术就什么都不是,它就是生活,杜尚说,“我时刻生活在艺术中,仍然希望摆脱它。我无法解释我做的每件事。人们在做某些事时,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还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杜尚将小便池送展并被拒收的故事如今被公认为是现代艺术早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是观念艺术的奠基石。
法国人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是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1917年,美国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为先锋艺术家们举办一个展览,组织者称只要艺术家交6美元,无论其作品是什么风格、类型,都能参展。杜尚是这个展览的组织人之一,为了测试展览的包容性到底有多大,杜尚决定寄去一件特别的作品。
杜尚购买了一个小便池,他把小便池倒置过来,给它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泉”,还在上面签上R.Mutt的***名(Richard Mutt)。这个小便池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既有标题又有作者签名的作品,已经完全符合展览组织者要求。然而,它还是被无情地拒展了。
很会搞事情的杜尚,把小便池放在摄影家朋友阿尔弗雷德·斯迪格雷兹(Alfred Stieglitz)在纽约的291画廊展出,并让他拍照留存,再请一位有钱的收藏家朋友对外宣称要高价收藏这件作品。就这样,《泉》生生被炒火了。
展览结束后,杜尚在自创的艺术小刊物《盲人》上发表了《理查德·马特***》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他对艺术的思考。“马特是否亲手作出《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特选中小便池这件日常用品,给它命名,以全新的视角观之,那么它作为日用品的功能就不复存在了。马特为这件作品赋予了新的思想。”杜尚给类似《泉》这样的“艺术品”命名为“现成品”(ready-made)。
一石激起千层浪,《泉》引发了人们对艺术的重新思考,把难以说清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艺术是什么?谁来定义美?杜尚认为,对艺术家而言,观念比创作更重要。这让他成为观念艺术的鼻祖和思想源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纽约一画廊展出数码艺术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纽约一画廊展出数码艺术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31854.html发布于 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