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数字绘画,清明数字绘画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明数字绘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明数字绘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明上河图里有山吗?
没有,严格说来,《清明上河图》不算是山水画。但是,我把它放在山水与精神这个板块里,是想带你了解“水”的元素在这张画中的象征意义。《清明上河图》里,虽然没有山,但是有一条很长的河。在这里,水和人的精神,和人的生活产生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上河图》是一件很大的作品,高24.8厘米,长度超过了5米。它是绢本设色画,颜色以绿和红为主。在这5米多长的画里面,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牛、骡、驴等等牲口,车、轿、船等交通工具,房屋、墙梁、城楼等建筑。这件作品几乎就是一张宋代的百科全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清明上河图》在故宫展出,我当时趴在玻璃上都看不清楚。在美国读书时看到老师把《清明上河图》制成幻灯片,不过,那些幻灯片拍得还是不够好,我花了很多时间想把它们拼成一件完成的画,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苹果公司推出一款叫做QuickTime VR的软件,可以把静止的图片变成活动的,恰好适合呈现卷轴画的特点。那时候故宫也有比较好的幻灯片了,于是我申请了研究基金,从故宫购买了反转片。之后,我把它转换成***电子图像,这也是中国绘画第一次被转为数字图片。我第一次有机会仔细地、一寸一寸地考察这张画,终于能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以往人们认为,这张画画的是清明节的活动,但我发现画面上找不出任何表现清明节习俗的痕迹,扫墓、踏青、野餐等等活动都没有。这不是清明节,而是清明时节。在北宋上半叶,每到清明时节,会按照惯例打开汴河口,接通黄河和汴河。这个时候,等在宿州的船会逆流而上,给等待已久的开封运送来自南方的物资,包括粮食和各种各样的物品。这才是这件作品的背景。
《清明上河图》中的河就是汴河,画上一切活动,都发生在汴河沿岸。汴河在北宋时期是最重要的纽带,对于宋来说,可谓生死攸关。
现在我们看作品。一开头,有两位行者赶着几头毛驴,慢慢地沿着汴河边的一条路向开封城里走去。有一点提醒你留意:虽然画上只有水,没有山,但山却可能在画外。城市依山傍水,既有水路,也有陆路,这些施施然走过来的小毛驴,走的就是陆路。那看不见的崇山峻岭,就在它们来时的路上。这一队毛驴让我们联想到前面讲过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它们仿佛就是刚刚从那里走出来似的。
七律清明红杜鹃?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一〕高翥(1170—1241):原名公弼,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今属浙江)人。幼习科举,不第即弃,以教授为业,布衣而终。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因慕禽鸟信天缘习性,自署“信天巢”。与诗友唱酬为乐。高翥诗有民歌风,擅长以平易自然之句写出寻常不经意之景色,平易雅淡,脍炙人口。有《菊涧集》二十卷,已佚。清康熙时裔孙高士奇辑为《信天巢遗稿》。
〔二〕九泉:人死后的葬处。古人相信人死了魂归地下,其地为九泉,又称黄泉。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崔珏《哭李商隐》诗:“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明数字绘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明数字绘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23605.html发布于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