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娲数字绘画,女娲最简单的怎么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女娲数字绘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女娲数字绘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伏羲与女娲在敦煌壁画中是如何呈现的?
伏羲、女娲的形象出现在莫高窟第285窟的窟顶。这个洞窟有明确的文字题记,记录了凿建时间为西魏大统四年、五年(公元538、539 年)。此窟的窟顶画风与第249窟有些接近,都有飞动的彩云和各种传说中的神怪。东披画面中央描绘两个力士共同持一支莲茎,上面开放一朵大莲花,莲花中有摩尼宝珠。在摩尼宝珠的两侧,分别画出伏羲和女娲的形象,他们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兽形。左侧为伏羲,他一手持矩(折角尺子),一手持墨斗,身上有一圆轮,内有金乌,象征太阳;右侧为女娲手持规(圆规),身上圆轮内有蟾蜍,象征月亮。规、矩、墨斗等物为木工的用具,分别用来画圆形、方形和直线,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这里圆和方就象征着天地,寓意伏羲、女娲为开天辟地之神。在伏羲、女娲的下部还画有开明神兽与仙人,在同窟窟顶的南、西、北披,分别画有风、雨、雷、电四神,以及飞廉、羽人等形象。
敦煌伏羲女娲造像一改传统形象!究竟为何?
敦煌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场景、早期山水画、佛教文化描绘的前世今生。
例如第285号洞窟,诞生于西魏大统年间(公元538年)。这个时期,中原文化开始渗透到敦煌,所以窟内既有中国神话中的形象,如飞天、伏羲、女娲等,又有印度教里的神明,如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等世俗人物与神话是敦煌壁画的主题之一,如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羽人等。
伏羲女娲在传统造像中,一般是人首蛇身交尾像,《鲁灵光殿》载“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有着生殖崇拜意义,寓意祈求子孙繁盛。伏羲氏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及太昊等。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女娲,娲又作蜗、娃。又称女娲氏、灵娲、仓娲、女希、女皇氏、女帝等。相传为风姓,上古之时,四极废,***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大火不灭,大水不息,猛兽鸷鸟为害。她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见于《淮南子·览冥》。
但是敦煌出土浮雕砖上,人首蛇身的伏羲头上三绺黑发竖起,下巴有胡须,蛇身上粗下细,蛇身长,从上到下蛇身线条边缘周围有无数个小黑圆点,伏羲长着双翅,下面有一条似人非人的腿,蛇身***后面长着一扇翅膀,翅膀下面又有条腿。让人惊讶的是他胸部是一个大圆圈,圈内不是阴阳鱼的“八卦太极图”,而是一只大黑鸟。
女娲头戴“黑色帽”,蛇身的线条周围没黑圆点,两只胳膊如两根木槌,硬郎郎的伸出,无手指,两肩膀上长着似如四朵莲花瓣样,右肩膀上长出两条似衣物带样。女娲蛇身同样是上粗下细,***后面长着一翅膀,翅膀中又长出一条长腿,前腿伸出,有脚趾。女娲胸部圈内爬卧着一只大蛤蟆。
笔者认为,这正是伏羲女娲是日月神的体现。“日精为乌,月精为蛙”就是例证,说明他们是连接人与天的桥梁,也是生殖神的象征。当然,莲花等元素的出现,应是受唐朝佛教鼎盛所影响,与佛教元素融合的体现。
伏羲、女娲作为开天辟地创造世界之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文献记载。到了汉代,以绘画形式表现的伏羲、女娲也多了起来,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就叙述了殿堂壁画中关于伏羲、 女娲等各种神话的绘图,“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鲁灵光殿已经不存,但在现代的考古发现中,我们从洛阳的汉墓到西北嘉峪关魏晋墓中都可以看到有伏羲、女娲的画像。通常伏羲手持矩,身上有一圆轮,内有金乌,象征太阳;女娲持规,身上圆轮内有蟾蜍,象征月亮,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是蛇形。有时伏羲和女娲的蛇形下半身还缠到一起。
传说是女娲发明了河图,建立了阴阳五行学说,你认为是这样吗?
公元前7000年,三皇之首伏羲站在黄河边上发现了河图,在附近的山区大森林中又发现了洛书。于是依据自己对天、地大自然的神奇的观察,创造先天方圆八卦和六十四卦无字天书。
现代学者用国语汉字、公历和农历、以及宋朝朱熹撰《周易本义》、並运用八进制1–8数学符号,在伏羲易的基础上建立了先天六十四卦方圆模形图。此图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重新阐释人体的生命科学规律,还能够借助文字穿越时空的特殊作用,推断宇宙之本源,预测古往今来的文化现象。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具有现实意义。
巜圣经》为公元一世纪由摩西创立称为《圣经》之五经。
两者对比,先天伏羲易学比巜圣经》创立的时间早之又早。为什么《圣经》几乎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传遍,而中华文化的源头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很令世人费解!
伏羲,有说法是一人,有说是一个部落,泛指吧,伏羲族人在长期与自然的斗争中通过一些显性的东西发现了人与自然的一些内在的联系,从而能更好的挑战自然,顺应自然。河图,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现代科学虽日新月异,但古人的这种研究自然的方法也值得今人借鉴,它创造文明和其背后的物货基础影响极其深远。
据说,八千年前的伏羲创建了《易经》,并将《易经》中的“八卦图”衍生出中国古代的《河图》和《洛书》。《河图》演化为先天的八卦;《洛说》演化为后天的八卦,八卦各有三爻和五行。
但是,又据说:伏羲的来历是西汉的神话“三皇五帝”,“三皇”就是“伏羲、女娲、神农”。刚开始时,伏羲和女娲是蛇身人首,神农是牛首人身。“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和“神农”我们这里不说了,就说“伏羲和女娲”。西汉儒学鼎盛时期,伏羲变成了《易经》的始祖;女娲变成了人类的始母。但是,它们的蛇身人首依然存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乌克兰博物馆门口,也展示了一个八卦图,与中国的八卦图一模一样。据乌克兰工作人员介绍,它是7000年前乌克兰特里皮耶文明,它没有什么多少含义,只不过是表明一年24个节气,就是从“立春、雨水……小寒、大寒”,每年24个节气循环,因为乌克兰也是农业国。
可能中国的文化与其它国家不同,中国人将“八卦图”当作宇宙中的科学,西方人将“八卦图”当作衡量农业收成的节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女娲数字绘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女娲数字绘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21929.html发布于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