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数字绘画佛教,数字绘画佛教图片

cysgjj 2024-05-25 11
数字绘画佛教,数字绘画佛教图片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字绘画佛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数字绘画佛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中国在没有引入阿拉伯数字前,是如何书写算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字绘画佛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数字绘画佛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在没有引入阿拉伯数字前,是如何书写算式的呢?
  2.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前,中国人是如何算算术的?

中国没有引入阿拉伯数字前,是如何书写算式的呢?

先说一点,***数字是古印度发明的。

约在公元500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古印度人发明了十个计数符号:0、1、2、3、4、5、6、7、8、9。

数字绘画佛教,数字绘画佛教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9世纪时,这十个计数符号传入***地区,后来再由***人传到欧洲。欧洲人就误以为是***人发明的。

古代世界各地的记数方法五花八门。***数字笔画简单形象清晰,书写方便,而且使用十进位制便于运算,因而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世界上通用的数字。

***数字很早就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人在古代长期未重视、不使用***数字。

数字绘画佛教,数字绘画佛教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中国人用什么方式计数呢?其实中国人很早就有自己独创的方法。

否则,中国古代就不会涌现出刘徽、祖冲之、沈括、秦九韶、杨辉等一批著名数学家,创造了一系列先进的算法(中国数学家称之为“术”),诞生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数学名著及一系列重要数学成果,并且将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天文、历法、军事、工程等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中国在两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中国字表达的数字,个十百千万等等都有。和现代的***数字能全部对应。只不过形态不同而已。中国数字比***数字早一千多年以上。

数字绘画佛教,数字绘画佛教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现代的***数字是古印度发明的,这里要纠正一下,从来没有什么古印度。

历史上,没有古印度这个国家存在过。

一两千年来,现在的印度所在的半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历史上它都是几个国家,十几个国家,甚至几十个国家同时存在,从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

印度历史上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卧莫尔王朝,但是,也没有统一全印度,而且这个王朝是蒙古人入侵消灭了十几个小国家建立的。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外敌入侵统治产生的。

现在的印度,是英国两百多年前打败了印度半岛上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凑在一起被英国殖民统治,成为英国一块殖民地,才有了印度。。

***数字来源于中国的“商码”,这种商码现在仍旧在东南亚沿海一带使用。新加坡著名中国数学史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退休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从1***4年至1990年兼任国际数学史学会刊《Historia Mathematica》副主编。2002年,蓝丽蓉因其在数学史领域的杰出成果,荣获数学史最高荣誉:国际数学史学会颁发的凯尼斯·梅奖,她是第一位亚洲人和第一位女学者获此殊荣,蓝丽蓉教授通过多年研究认定,所谓“印度-***数字”实际源于中国筹算。她在出版的专著《雪泥鸿爪溯数源》里系统阐述了新说。

***数字传入中国前,中国人是如何算算术的?

在这里就是稍微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的甲骨文时期,就拥有了一些数字计算方法,1~4属于指事。5~10属于会意或者***借,这里我专门写了一下,拍了一张图片大家稍微熟悉一下就可以,当然既然发现了数字,肯定有更多的方法来完成计算。计算的方式与方法,我们现代人基本上就不用学了,因为我们有更好的方案来解决。

图中的数字我是竖着写的,你看一下,1~4,5-10,5和6还有两种写法

时间太紧张了,天天没有太多的心情去学习新知识,如果有时间的话,每天学习一点甲骨文,还是蛮有意思的。

中国古代一般不是直接用汉字,而是用「数码」来记录数字。

「数码」是对「算筹」摆出的形状的描绘。算筹就是一根一根的小竹签,摆在地上代表数字,把这种竹签的形状描到纸上,就是数码。算筹是唐宋乃至更早的时期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中的「筹」就是指的算筹。算筹也叫「算子」,《射雕英雄传》中的神算子瑛姑用的就是这个。

算筹的摆放规则很容易看出,一根就代表一,两根平行放就代表二,三根代表三,四根代表四,那么五用什么代表?两根交叉即可。六是上面一根,下面在垂直方向再放一根。七是上面一根,下面在垂直方向再放两根。八九以此类推。

个数字有横式和竖式两种写法,长数字的时候横竖交替使用,不容易与相邻的弄混。

其实汉字数字的形状大体也是由这些数码演变过来的。

总之汉字的形状演变了,而数码基本保持算筹的原始形状。

各个数学家对数码的具体写法可能有出入,不过总体是大同小异。

「0」的概念,中国数学中早就有,最初是用空一位来表示,至迟到宋代,已用圆圈「〇」来表示了。

正负数的概念也是一早就有了。用实物的话,一般用红色算筹代表正数,黑色算筹代表负数。写在纸上的数码,有的是直接在数字后面用汉字标明正负,有的是在负数上加一道斜划。分数、小数也毫无压力。分数基本就跟现在一样,中间划道线,上面写分子,下面写分母。小数的处理位数学家有所不同,一般是个位数对准,有的在个位数下面加***位。


***数字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又经过***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传入中国是在公元13世纪以后,根据《中国通史》和《中国数学史》的记载,我国国内最早使用***数字进行数***算是在1892年登州文会馆编写的一本数学教材《笔算数学》中出现的。


一万多年以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生活的发展,产生了计数的需要,那时候人们利用各种工具,手指,石子,树枝等等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来计数,后来有了结绳计数法,把一根绳子打成大小不一的结,结的大小,结与结之间的距离,绳子的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有趣的是,不仅仅只有东方有过结绳计数,西方也有过。再稍晚一些年后,又产生了刻痕计数法,就是在竹子,木头,骨头等物体上刻画一些符号来计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汉字,其中有“一二三”作为计数符号,其意义和用法和***数字一样,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写法罢了,但中国人不用汉字来做算术,那他们在那个时候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最开始,大约在春秋时期,人们一般都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也叫“算子”,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牙、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人们会把他们放在一个布袋子里面,系在腰间随身携带。

需要计数或者计算的时候,人们就把他们取出来,随便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摆弄。一根就代表一,两根就代表二,五则是两根交叉,六是成一个“T”字形,七则是在六的基础上加一根竖着的小棒,八九以此类推。上面一根筹代表五,下面一根筹代表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便是利用算筹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大致范围,这一结果比西方要早一千年。

后来,到了唐宋以后,其中一些筹算方法还被编成了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诀。这些个筹算的口诀对珠算的发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到了明代,算筹普遍被珠算代替。

历史上对珠算的史料极其缺乏,大约是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明,由被后人称之为“算圣”的刘洪发明,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字绘画佛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字绘画佛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20829.html发布于 2024-05-25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