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创意设计,古人创意设计作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人创意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人创意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天坛的创意设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古人空有登天之念,却无登天之梯,天坛就承载着“天人相通”的使命。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作为沟通天人之际的登天之坛,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风云一夕过,光阴六百年。北京天坛的历史演变也是中国时代变革的缩影之一,2021年正是天坛迈向下一个六百年的第一步,在这个崭新的时间段,拂去历史漫散的尘埃,再现昔日天坛历史。由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天坛主题插画设计大赛,从艺术创意角度出发,围绕天坛公园建筑文化、礼乐文化、植物文化等元素,多角度挖掘天坛文化内核,让这座凝固了古人信仰的文化遗产建筑,为我们逐一展现它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
古人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应分软件和硬件。硬件多指技巧类的机械性的有形体的东西。软件多指谋略、法术、巧借自然等玄学的东西。我国考古出土的早期青铜器就有齿轮之类的机械。当然,器物的先进包括四***明,先进的攻城器械以及抛石机、万向熏香炉等都算不上不可思议。中国轻件的发明,也是堪称世界第一。比如易经八卦,观天象、奇门盾甲、以及许多门派密不外传的法术、符篆、黄帝内经以五运六气预测来年的气候、观天象而断晴雨而知祸乱、知太平等等,同时也包括道家术士们的炼气,这都是不可思义的。这只是个人浅显的水平这样认为的,人家行家本身就会这些,自然觉得不稀奇了。像中国的针灸,马丹阳鬼门十三针,十二神针,就很奥妙。记得小时候有一老中医,针法很出名,有些得了邪病的人,活蹦乱跳,口中胡言乱语,似与谁对谈。只要这老先生扎上几针,同时口中念念有词,病人很快即安定下来,就那脸色也渐渐红润。也有的被针后发出奇怪的类似某种动物的声音,后来也渐渐恢复正常。这先生一般不绐人看病,他说虽能济世,而自身阳寿自减,果然五十多岁亡。对此事致今感到不可思议。本人智浅,只谈些自身见闻,大神们勿嗔!谢谢邀请!
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品。它们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的符号。他们极具辨识度,让人一眼就分辨出它归属哪个时空。
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批作品。它们走在时代的前沿,
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看着它们,恍惚之间,你或许竟然会产生错乱之感。
是它们让你明白:有的作品是可以穿越时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那么有哪些古人的作品看起来极具现代感呢?
我觉得在西安秦始皇陵游览的时候,看到出土的青铜弩机,青铜齿轮,青铜棘轮,青铜滑动轴承,堪比精密铸造的青铜箭头……还有铜车马上的青铜折伞等等,都是不可思议的发明,因为它们不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有的比西方提早了一千六百多年。
古人很多不可思议的发明,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墨子和鲁班。
《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与墨子同时的鲁班同样厉害。《墨子-公输》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墨子能有如此令人震惊的大明,绝非偶然。因为他是人类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一、物理。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等多个领域。
墨子给出了力的定义,说:“力,形之所以奋也。”同时,墨子指出物体在受力之时,也产生了反作用力。
墨子还提出了“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也。”的观点,意思是物体运动的停止来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的话,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此观点,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先驱,比同时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1000多年,也是物理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会平衡,原因是“本”短“标”长。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说,“本”即为重臂,“标”即为力臂,写成力学公式就是力×力臂(“标”)=重×重臂(“本”)。现在把杠杆定理称为阿基米德定理,其实墨子得出杠杆定理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年,阿基米德定理应改之为墨子定理才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人创意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人创意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16490.html发布于 2024-04-07